新華網北京7月13日電 (記者 傅勇濤 李放)在武漢市日前的一場“電視問政”中,群眾對個別幹部現場答覆的滿意率僅為29%。一家門戶網站調查顯示:近七成受訪者認為“百姓問政”淪為“真人秀”。
  為何本應拉近與群眾距離、樹立幹部形象和政府部門公信力的“百姓問政”卻遭遇信任危機?專家表示,“百姓問政”中,如何應對群眾提出的困難和問題是一面鏡子,折射的是幹部“為民情懷”的多少。
  “托詞藉口”越說越順溜 “百姓問政”漸失信任
  “街邊小餐飲,局長您敢吃嗎?”“為啥10分鐘等不來一路公交車?” “‘黑的士’為啥越打擊越猖獗?”……這些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成為許多電視、網絡、微博“百姓問政”中“焦點”。
  然而,在許多“百姓問政”後,老百姓等到的並不是問題的快速解決,而是各種各樣的敷衍和推脫,甚至套話連篇。
  ——“明天就辦”:承諾淪為“空頭支票”。廣西柳江一位鎮黨委書記曾向群眾承諾:“一個月對水源污染進行整改”,群眾發現一個月後完全沒有整改;去年底,武漢市蔡甸區的負責人承諾對劉老伯家裡的房子“儘快進行檢測並維修”,截至今年7月初,劉老伯家的房子裂縫依舊。
  ——“重視解決”:答覆變身“官話推脫”。“成因比較複雜”“要拿出徹底解決的辦法”“這些問題會得到逐步解決”“已經引起我們的重視,正在調研會商中”……在武漢、海南等地形式多樣的“百姓問政”活動中,個別官員用這些官話、套話,閃爍其詞地回應群眾提出來的問題和困難。
  ——“標準回覆”:以不變應萬變的“懶政”。河南省沈丘縣網站曾將“您好,我們會儘快為您處理的”作為群眾難題的統一答覆,但這些“儘快處理”幾乎從來沒有下文。不少“微博問政”名存實亡,長時間無人更新管理,成為電子化的“僵屍”。
  “只承諾不行動,這就是新的形式主義、新的‘假大空’。”山東大學社會學教授王忠武說,一些官員似乎對群眾的“問政聲”有了“免疫”,張口就是“道歉”“馬上就辦”,臺下卻不管不問。長此以往,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的“百姓問政”自然會喪失群眾的信任。
  “為民情懷”的深淺 “百姓問政”的成敗關鍵
  海南新聞廣播“政風行風熱線”多年蟬聯海南省廣播收聽率榜首。相關負責人介紹說,節目的生命在於追蹤落實,市縣、廳局的“一把手”不但要接聽群眾熱線,還要現場就群眾提出的問題作出解答,相關整改的落實,節目會定期追蹤直至解決。
  對此,專家表示,讓群眾現場提問,追蹤問題落實,相當於把對官員的評判和“打分”交到群眾手中,打破了地方幹部與群眾間無形的牆。
  近年來,不少“百姓問政”逐漸成為問計於民的重要平臺。“上海發佈”、“平安北京”“外交小靈通”,這些宣稱“不當僵屍不作秀”的政務微博,截至7月13日“粉絲”量均達到了數百萬;武漢市今年已掀起“治庸問責風暴”以來的第六次電視問政。
  專家表示,部分“百姓問政”形式受到歡迎,其背後真正吸引民眾的是參與“問政”領導幹部的深厚“為民情懷”,為民謀利的真誠真心。
  “如果只想撈政績,而將‘問政’變成‘秀場’,對群眾反映的難題拖延、推脫,甚至無視民眾疾苦,是對有訴求群眾的‘二次傷害’。”海南大學校長李建保說,這樣既傷害群眾的感情和信任,也損害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。
  “電視問政”現場點評專家、華中科技大學教授趙振宇表示,“問政”不是“真人秀”,官員更多的應該是找問題、查責任,而不是作檢討、表決心。應當少一點舞臺上的豪言壯語,更多琢磨如何踏實整改。
  杜絕“百姓問政”“摻水” 監督、問責齊“發力”
  事實上,隨著我國政務公開的領域和載體不斷拓展,“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”正成為扎扎實實的行動。一些專家表示,“百姓問政”應該成為問政於民、問需於民的舞臺,也應該成為檢驗幹部、考核幹部、評價幹部的考場。
  對久拖未決的事件處理要加大問責追究。“後續調查結果難以出爐,關鍵是問責處理機制未發揮作用。”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任建明說,各種問政是否流於形式,取決於是否能夠發現和解決現實問題,能否真正做到人人有監督、事事有責任、件件有落實。
  應該更好探索百姓問政如何取得實效的長效機制。王忠武建議,通過一系列的制度構成鏈條,把各地一些有效的經驗以條文的形式固定下來,推動一些制度設計的長期化。
  還有專家表示,以群眾的滿意度作為評判“百姓問政”是否取得實效的標準,建立廣泛的群眾監督機制,使“問政”成為“不摻水”的有效監督方式。
(編輯:SN123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i43lixoy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